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桂、港两地“寻愈乡旅”共创广西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招商运营新模式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12-24 浏览量:0 分享:

2024年12月18日,我院与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实验室(AiCID-Lab),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的大芦村,共同策划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与科技共创盛宴——“寻愈乡旅”沙龙招商会。活动以“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为主题,活动聚焦传统文化与科技、传统村落与产教创新融合,将单一产品结合尖端技术,串联到产品生态中,体现了“桂、港”两地文化与技术的特点,也为参会者打造一场超越“时”与“空”的探索之旅。



  

      活动主题区域            活动串联线路            共创数字产品生态循环




古村古韵迎嘉宾,文化复兴展新貌



本次活动由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钦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承办。参与活动的主要嘉宾有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副处长侯连秀、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勘察设计与消防监管处四级调研员陆绍清、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付春松、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中心主任尹仁湛、钦州市灵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方华、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党委书记范华、副院长陈海涛、副院长王子彦、香港投资方代表、灵山县宏利集团有限公司代表等。


与会人员听取传承人讲述古宅历史


钦州市灵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方华发表开幕致辞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范华解读活动意义



创新与传统的碰撞,科技助力文化传承



伴随着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墩大鼓的响起,活动正式开启。



在本次沙龙活动中,参与者们循着精心规划的路径,穿梭于历史悠久的镬耳楼与三达堂之间。此次活动独出心裁,以古宅逐一开启其神秘之门的方式,巧妙地将整个活动流程串联起来,让与会者每踏入每一步都感觉仿佛跨越时空,共同见证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和谐共融,生动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在镬耳楼的第一、第二进空间内,香港数字产业界的精英代表们围绕“传统文化×IP赋能、科技创新”的核心议题,精彩展现利用IP形象的创新技术作为桥梁,巧妙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游戏、大数据分析、玩具制造等前沿产业紧密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产业生态、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香港理工大学卢添添教授在讲解“寻愈乡旅”IP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方法


我院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实验室(AiCID-Lab)展示产品与教育结合的IP生态投资厂商



步入镬耳楼的第三、第四进,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们以“传统文化×修缮活化”为主题,生动讲述并展示了传统村落建筑如何在科技的助力下,实现智慧修缮与活化再生。专家们不仅分享了科技在古建筑保护领域的创新应用,还巧妙地融合当地民俗婚礼元素,上演了一场科技与传统交织的视觉盛宴,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院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实验室(AiCID-Lab)代表祝禹西在讲解传统村落修缮活化的运用案例


大芦村古代婚礼情景印象剧



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则以“传统文化×IP科技体验”为主题,带来了一场震撼的MR(混合现实)展示。现场,一个名为“枝枝”的可爱IP形象仿佛穿越时空,从古建筑的屋檐轻盈跃下,灵动地穿梭于参会者之间。这一幕不仅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趣味与惊喜,更直观地展示了虚拟现实与实体世界如何无缝交融,共同绘制出一幅科技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未来图景。


当地县领导体验MR设备



活动进行到高潮部分,广西城乡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灵山县宏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把握此次招商盛会的宝贵契机,携手共绘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隆重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不仅标志着双方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也为本次招商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王子彦与县宏利集团代表姚靖业签约



AI赋能传统村落乡村振兴



“寻愈乡旅”沙龙招商会的圆满落幕,不仅是当地政府对大芦古村深厚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珍视的体现,更是我院携手香港理工大学,在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探索实践的一条崭新而有效的路径。此次活动作为我院积极响应并全力践行《桂港建设行业合作意向协议》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共创模式下,科技产教融合的一次实践,不仅有力促进了香港建设行业尖端数字技术在广西地区的实际项目应用与落地,更为我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必将成为未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与关键力量。





  拟稿:伍新元

  初审:黄雪心

  校对:黄 玲

  审核:郑爱民









top